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稿:典当
八月份的南国小城A市,虽已经过了立秋节气,却没有一丝凉意,炎热依然。这不,才六七点钟,太阳就早早起来值勤了。休息日,人们还慵懒地躲在空调房里做着美梦,人民公园里只有那些坚持早起的大叔大妈。
老李也起得早。由于天气燥热和心情不美,他无精打采地在公园溜达了一会,之后便来到湖边的一处凉亭等他的好友老张。
说曹操曹操就到。“老李,早啊!”老张老远就朝他招招手,嘴上打着招呼。他俩既是棋逢敌手的棋友,又是多年的好友。每逢休息日,都会约在这里碰面,互相切磋棋艺。日子过得悠哉悠哉。
老张自顾摆着棋盘,等弄妥了,才发现老李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跟一周前的老李完全判若两人,老张心里暗暗嘀咕。
“老伙计,怎啦?”
老李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这反常的举动令老张满腹狐疑,心里也不免跟着紧张起来。老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婆婆妈妈的了,是身体出了问题,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老张正待开口,只听老李缓缓地说:“近来遇到点棘手事,需要一笔钱,可目前还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他心里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需要尽快想办法去解决。连日来每每想到这事,心里虽焦急,但却没什么头绪。
老张不禁看着眼前一筹莫展的老伙计,想着他从普通乡村的小学老师岗位上退下来多年,身体又不怎么好,一点微薄的退休金还不够自己的日常开销。老伴又走得早,自己一个人过,也难为他了。不知他眼下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么急着用钱?
“我一老头子,除了退休金,没有了其他收入,谁还会借钱给我呢?想来想去,我想到了自己住的老房子,想去银行贷款。前几天拿着房产证去了一趟银行,可条件不符合,未能受理。人老了,不受待见喽。”老李无奈自嘲。
看着老李这个样子,老张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他琢磨了一会,忽然眼睛一亮,定定地看着老李,说:“老伙计,有办法了,你说你去找过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没有受理,是不是?何不找一下典当行呢,说不定典当行可以帮到你。”
“典当行?”
“对,到典当行去借款,不过要有黄金,车,房子等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你不正好有房子嘛。”
老李也是听说过典当行的,不过却是在文学作品中。他依稀记得书中大概是这样描述的:解放前的典当行叫"当铺" ,多是前店后院的模式,前面的店收当,后面的院就住着当铺主人。门面都不大,进去以后通常第一眼会看到一个屏风,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当’字。后面是四尺多高的柜台,里面居高临下坐着个收当的先生(或伙计),俗称‘二叔公’。送当的都是些急需用钱的人,递进东西时得举起来,否则够不着,给人一种有求于他的感觉。收当的‘二叔公’都是铁嘴钢牙,多好的东西到他嘴里都被说得一文不值。所以在旧时社会,除非人们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谁也不会轻易进当铺。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这个行业的负面影响,国家直接取缔了典当这个行业。至于什么时候恢复了,老李还真不清楚。
见老李沉吟不语,老张一时也没再说什么。他等着老友消化他的建议。
“你说,这典当行真能帮我吗?”沉默了好一会,老李这才蹦出一句话来,想到他曾经在银行碰过壁,心里没底也就不难理解了。
“老伙计,不妨去试试。我听说呀,如今的典当行可不一般。上次就有一家叫什么为民典当的到小区来宣传,免费为社区的居民鉴宝,清洗护理首饰什么的。很多群众把手表呀,金饰呀拿过去给他们看。他们服务态度好,估价公道,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老张顿了一下,接着说:“我邻居家的孩子就在这家典当行工作,要不,我回去把你的情况说说,先帮你了解了解?可以了,你再去。”
老李点点头,算是默许了老友的建议。眼下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他无言感激。每次无论遇到什么事,只要他知道了,都会热心为其出谋划策。
第二天一早,老李就接到了老张的电话,在电话中老张兴奋地说已经把他的情况跟邻居家的小伙子说了,他建议带上房产证过去看看。
挂了电话后,老李一时五味杂陈,忧喜参半。忧的是会不会像上次在银行那样碰壁,再次令自己难堪;喜的是毕竟还有一条路去试试,也许天无绝人之路。
老李草草吃过早饭,收拾一下,约摸到了八点,从箱子里拿出那本视如命根的房产证,放在贴身的口袋,然后出门。
八点多的振华路,车来车往,人流如织。这里是市中心最繁华最热闹的大街。从晨光初露到华灯初上,这里的喧嚣从不落幕。为民典当行就在这振华路上。临街而设,占据着两个铺位。醒目的招牌,中间一个大大的当字。右边橱窗里展示各式名贵珠宝,玻璃上喷绘了典当行的经营范围。此外,还设有液晶广告条屏,里面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滚动播放企业广告信息。
九点,为民典当行开门迎客。业务经理阿仁不时往门外瞅,他在等一位特殊的客户。这将会是他从业多年来遇到的最为特殊的客户:一是年龄大,已年届七十;二是借款用途暂不明。
今天他会来吗?阿仁不敢肯定。
此刻老李在典当行门前徘徊。几次欲推门进去,但又止住了。匆匆而过的行人注意到了他,好奇的不由多看几眼。老李不敢迎视对方的目光,低着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想到时间紧迫,老李如重任在肩。他把心一横,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欢迎光临,有什么可以帮到您吗?”话音刚落,一个穿着职业装的年青小伙子迎着老李走了过来。“我是这里的业务经理阿仁,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突如其来的凉爽让老李打了一个激灵,待定下神来,慌忙说:“我想抵押房子借款。”阿仁把老李迎向左边的会客室。待老李落座后,阿仁很客气地倒了一杯茶给他。心想:这个老人会不会就是自己所要等的人呢?
“您先喝茶,有什么事我们一会再谈。”阿仁看出了老李的局促和不自在,微笑着说。
老李感激地点了点头。这是他第一次走进典当行。好奇心使他不禁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里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装修低调而又不失奢华。进门右边厅是绝当品淘宝销售区,展示有黄金首饰和手表等。当台不高,开着三个窗口,分别写着典当,赎当,结算。当台前面还摆着适中的吧台凳,方便当户办理业务时可以坐着等候。墙上挂着一幅字,写着“融通四海”四个大字。
眼前所见的一切,他知道,现在的典当行已非昔日的当铺。只是,看起来这么高大上的典当行能帮他吗,他不知道。
老李小心翼翼地从他贴身的口袋里掏出房产证来,说:“我有一处房产,想抵押了借点钱。”
阿仁接过房产证,房产证上似乎还带着老李的体温。
“您就是张叔的好友李老师吧!张叔叔昨晚跟我提起您,没想到今天就见着您了。”顿了一会,接着说,“这样吧,我们先去评估一下您的房子,其他的回头再谈。”
走出典当行的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但老李却毫无在意。
房子位于莞龙路口附近,开车半个小时左右就到了。阿仁在网上快速查找了一下:这里原是机械厂的员工宿舍,九十年代建的楼梯房。小区不大,并排三幢楼,没有多少绿化。位置不错,五百米范围内有地铁站,有农贸市场和多幢高层写字楼。住户以家庭住户为主,也有部分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租住。这个区域在卖的二手房均价在一万伍仟元左右。
房子在四楼,不算高,但对于老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老李独居,平时深居简出。今天有人来访,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遭。房子三房二厅,登记面积九十方。偌大的房子一个人住着,显得特别孤清。家具不多,大都残旧,都是上了年纪的,没什么价值。除此之外,再也没有看到什么其他的装饰,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主人是一位生活极其简朴的人。
“李老师,您的房子虽然老了些,但位置较好,价值约在四十到五十万,借几万元完全没问题。”阿仁说。“您能告知我您的借款用途吗?”
“孙子阿康考上了大学,可眼看快要开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我在给他筹学费。”老李看着阿仁说。
阿仁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生活简朴的老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多方奔波借款竟是为了给孙子筹学费。心里不禁肃然起敬。他当即作出了决定:帮助老李达成助学这个心愿。
老李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对阿仁说:“孩子的爸爸因为餐馆经营不善,上个月刚关门结业了,现失业在家,还欠下了一大笔债。这不,眼看孩子快要开学了,他劝孩子不上了,早点工作,好减轻家里的负担。儿子糊涂,我心里清着呢。”
阿仁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说:“如果您下午有空的话,我们就去房管所办理手续吧。”
从早上到现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悬在老李心里的石头,直到听到这句话的一刹,才终于落了地。他不由拉着阿仁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了,没想到典当行这么好,可以帮我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阿仁说:“李老师,谢谢您信任我们典当行。我们典当行的经营宗旨是:服务为先,诚信为本;缓百姓之急,解企业之困。我们很高兴能帮到您。”
几天后,老李顺利地拿到了典当行的借款,每个月的息费用他的退休金支付。考虑到老李的助学善举,典当行还在息费上作了一部分让利。在约定的每个月的还息日,因老李年纪大,出门多有不便,典当行还特地派工作人员送服务上门,免了老李来回奔波之苦。典当行更是不定期到老李家回访,给其带去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典当行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感动了老李。此后,他逢人就说,是典当行帮了他。“有困难,找典当行”,这句话从此成了他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