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业网点规划为抓手,推动传统商贸转型升级
兴宁市地处粤东北部,历来商贸发达,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和重要商贸集散地,素有“小南京”和“无兴不成市”美誉。近年来,兴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贸发展,以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3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在12%以上,2015年达85.1亿元,同比增长12.7%,保持在梅州前列。兴宁市商贸发展重在突出两“新”:
一、规划引领,为传统商贸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促进商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促进商贸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兴宁市商业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商贸流通业发展动力不足、专业市场建设和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商贸企业品牌效益和竞争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如何重新焕发更大的商业活力成为兴宁振兴发展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
随着“工贸新城”、“三园一区一基地” 等发展战略的实施,兴宁提出以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园”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粤闽赣边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健康快速的产业发展需要高标准的规划指导,一个目标明确、布局科学、行业齐全、符合实际的商业网点规划应运而生。2013年,《兴宁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3-2020)》出台。《规划》以兴宁“两心四轴多组团”的城市结构、人口规模和分布、交通格局、城市现状等为依据,整合完善现有商业网点,针对中心城区零售业、批发市场、物流园区、会展业、商业网点停车场和消防环保等不同商贸业态,制订了近期、远期和远景“三步走”战略,提出完善现代商业体系、培育特色专业市场、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提升会展业等四大目标,着力打造集商贸、物流、服务、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粤闽赣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在《规划》的指导和推动下,毅德商贸、兴一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陆续建设,农商贸批发专业市场稳步建立,会展业务不断拓展,兴宁商贸活力不断增强、雄风逐渐展露。
网点规划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商务部门主导编制工作过程中会面临人力、资金等各种问题。兴宁市商业网点规划能够顺利开展和出台,得益于一个“借”字。
一是善借外力。网点规划工作从2008年开始就要求开展,但由于各种因素一直驻步不前。2012年,兴宁市计划引进法国欧尚集团,但按照省有关大型商业项目建设的要求,当地必须有相应的商业规划。兴宁经信局作为内贸工作牵头部门,以此为契机,“借东风”大力、快速推进网点规划工作;同时积极与负责兴宁城市建设规划工作的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院合作,借助熟悉兴宁情况的专业机构专业人才来开展专业编制,体现在文稿更加标准规划、调查摸底更加准确、筹划设定更符合实际、设想规划更能体现特色。
二是巧借内势。历届市领导重视提振商贸雄风,而网点规划工作关系城市建设、关系振兴发展,率先在梅州开展县级网点规划工作更具有重要意义,网点编制工作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上升到政府层面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各项协调工作;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人大、政协以及住建、国土、工商、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协商论证、集思广益,避免了不够全面、一言堂等问题;在规划编制完成后,我们还将《规划》提请人大常委会通过,依法公布公示,使其具有更好的法律效应、不流于形式,能够指导、引导、推动、推进全市的商贸物流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造福全市人民。
二、项目带动,为传统商贸注入新的元素
为重振兴宁“小南京”风采,市委市政府着力引进和建设具有示范效益、提升商贸层次的商贸项目,实施市领导、部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完善和优化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以主动服务、高效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问题,推进项目顺利建设、投产生效。
一是引进大型商贸集团,形成新的示范带动力。兴宁市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越、历史商贸聚集地影响范围广、商贸乡贤人才多等优势,积极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以大项目支撑商贸发展,欧尚购物中心、岁宝百货、兴一广场、毅德商贸物流城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和建成,促进业态多元化、经营连锁化、布局合理化,进一步提升了商贸产业集聚度和商业中心的服务水平,现代商业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目前,总投资约13亿元的欧尚一期、全国著名连锁品牌岁宝百货等两个大型超市已投入使用,成为中心城区内最受市民欢迎的购物、休闲热点;兴一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推动商贸业态结构完善和优化。总投资超过60亿元、占地约1700亩、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的毅德商贸物流城是交通部重点项目,以覆盖百货小商品、服装鞋帽、五金机电等十大专业商贸交易中心为主体,配以电子商务、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医疗等配套设施,将打造成为粤东地区乃至粤闽赣边最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利用一期广场已开展多场大型促销活动。这些大项目的强力支撑,推动兴宁市商贸业更加迅速地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市紧跟国内电商发展热潮,寻求在网络、电商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贤带动和合作,实施了建立粤东西北首个电商示范基地、领导亲自带队招商、快速壮大电商协会、迅速推进农村淘宝项目、出台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流通网络和发展环境,将电子商务打造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促进了商贸物流等产业的发展。
兴宁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自2014年7月投入使用至今,月均营业额达500多万元,初步形成大米、金柚、火龙果、龙眼、单丛茶、茶油等特色产品品牌,2015年“双十一”单日销售总额达247万元,成为“双十一”农电商企业促销的一大亮点。2014年兴宁市成功引进农村淘宝项目,成为阿里巴巴“千县万村”粤东地区农村淘宝项目的首个试点县,一年来已开设村级服务站点70多个,覆盖兴宁所有镇(街),在2015年7月全国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营销数据大比拼中,兴宁市农村淘宝服务站的总积分排名全国第三,下单量广东省第一,销售金额广东省第一。电商产业成为带动兴宁市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又一新引擎。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兴宁商贸也仍然面临商业层次不高、专业市场缺乏、信息化水平低、规模受限、环境不佳等问题。下来,兴宁市将按照各级政府及商务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抓好三项工作,推动商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毅德商贸物流城等大项目建设,争取尽快建成投产,及早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发挥电商示范基地平台和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淘宝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传统产业“上网触电”,探索工业商贸、信息化融合发展。三是加强市场指导和监管,继续做好扩内需、促消费及监测企业的统计等工作,引导商业连锁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促进商业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兴宁振兴发展。